注册忘记密码

777老虎机

查看: 142|回复: 0

中国股市的变革蕴含新机会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7

回帖

1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86537
发表于 2025-2-9 20:55: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股市的变革蕴含新机会-1.jpg

1、全流量时代的来临。
中国股市自成立以来,就为未来的股权管理埋下了隐患。股权分置是由于中国股票市场特殊的历史原因和特殊的发展演变而形成的。中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普遍形成了“两不同股”(非流通股和社会流通股),这两类股票形成了“不同股不同价不同权”的市场体系和结构。
从1992年到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多次被提上日程,但多方利益难以平衡,使得改革一再拖延。2005年,中国股市低迷之际,证券业协会终于启动了股权分置改革。这一改革也催生了大规模的市场。尽管在改革过程中遇到了诸多困难,如对价方案不公平、无法获得股东的赞成票等,但经过方案调整和各种妥协,目前的股权分置改革已基本完成。截至2011年2月底,尚未完成股改的a股上市公司仅有s佳通、SST中纺、S石化、S前锋、SST天海、S仪化、SST邱琳和S石化。股改取得的成绩是清纯校花沦为胯下玩物否认的。
股权分置问题是困扰中国股票市场发展的头号问题。
由于历史原因,股改前中国股市三分之二的股份不能流通。由于同股不同权、同股不同利等“股权分置”的弊端,严重影响了股票市场的发展,导致资金恶性循环,市场利润高,市场定位模糊,无法与国际有效接轨。通过股改实现全流通,可以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的良性发展。全流通时代的到来,创造了比以前更多的投资机会。只要我们努力思考,我们就能找到它们。
首先是全流通带来的持有纠纷机会。因为全流通,所有股份都可以在二级市场流通,使得资本管制更加市场化和自由化。
上市公司的股票可以通过二级市场的自由交易来控制。这样会让那些大股东更有紧迫感。如果增发,大股东,尤其是持有公司股份仅在绝对控股比例徘徊的股东,会表现出比普通投资者更高的认购热情,从而为股价的清纯可爱美女提供支撑。
对于那些关系国计民生的国有资产,大股东是不会轻易让自己的股份落到别人手里的。一旦股价被压低,很可能会在二级市场启动股份回购计划,从而为投资者提供潜在的投资机会。
二是全流通带来的资产整合机会。本来股权结构拆分,很多上市公司比较混乱,行业整合非常困难。而全流通时代的到来,使得上市公司股权更加清晰,为未来行业间的整合收购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特别是那些目前陷入困境、寻求业务转型的上市公司,将通过更加高效、透明的资产重组,为投资者创造更多的投资机会。资产重组总是能创造出一批牛股。国资委也明确要求,未来央企要通过行业整合做大做强,全流通时代的并购之风永远吹向a股。
第三,全流通时代的敌意收购机会。全流通时代之前,产业投资和金融投资可能是分开的,产业投资者以产业经营为主,金融投资股票期货可能主要是副业或者爱好。全流通时代的到来,给了产业投资者一个很好的通过财务投资实现产业转型的机会,以及在二级市场直接收购股权获得上市公司控股权的机会,也给价值投资者提供了一个投资思路。那些有意退出楼市投资或投机的资金,以及退出煤矿整合的“煤老板资金”,包括人民币升值预期吸引的热钱,都在急切地寻找投资方向,全流通的a股必然给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他们往往通过二级市场直接买入上市公司股票或“举牌”实现股权控制,这为投资者提供了极大的机会。
四是全流通时代隐性资产的机会。一些上市公司手中持有大量现金,但其股票市值并不包含这些“隐性”资产,这类公司很容易在二级市场上获得大资金的关注。像自己这样的公司很容易被其他公司“举牌”,因为一旦被举牌收购,收购方可以获得更多的经营性现金。比如2011年2月,600827友谊股份当前市值81.11亿,但其货币资金近97亿,也就是说收购后公司账面上的可用资金在15亿以上。这类公司本身就容易被举牌,手里有大量现金,还能举牌别人,可操作性强,蕴含的机会更多。
2.股指期货时代的变化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股指期货。其实股指期货就是交易股票市场的指数作为期货交易的标的,在欧美已经运行多年。但在中国,由于人们对高杠杆交易的厌恶和管理层的担忧,股票市场建立之初并没有建立股指期货交易,此事一拖再拖,成为中国股票市场制度的缺陷。
期货是双向交易,高杠杆,零和博弈。所谓双向交易,就是不管你是做多还是做空,都可以获利,主要看实际的方向和你持仓的方向。总的来说,股指期货更像是一场赌注。
投资者A押注价格会上涨,可以设置多单,涨了就赚钱,跌了就亏钱;投资人B反其道而行之,跌了就赚钱,涨了就赚钱。再来看它的高杠杆,即可以小也可以大,不需要以投资标的的全部资本参与交易,但只要缴纳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就可以参与交易。当投资标的往单反方向走的时候,保证金损失后必须继续补交保证金,萌妹子养成记将被强制平仓。
这样的话,如果你亏了钱,存款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损失掉,然后可以补回来。赚钱了,才能真正做到小而广。保证金支付比例的倒数就是杠杆率。如果你支付10%,杠杆比例就是10倍。保证金支付比例越低,杠杆率越高。最后,零和博弈,这里指的是期货交易的得失,一定是零和博弈。
这和股市很不一样。股市涨的时候大家都会赚钱,跌的时候大家都会亏钱。期货交易是每天结算的,一个投资者赚的钱恰恰是另一个投资者亏的钱。两者之和必须为零。从这个意义上说,股指期货只是实现了财富从一个人到另一个人的转移,而股市可以在转移过程中创造或蒸发虚拟价值。
2010年4月,中国股指期货终于隆重登场,成为中国股市建设进程中的里程碑。随着股指期货时代的到来,a股结束了单边做多的历史,带来了整个a股的新变化。那么,在期指时代,我们能忽悠投资者抓住哪些机会呢?
首先是股指期货板块的机会。我国股指期货主要以沪深300指数为投资标的。股指期货登场前,股指期货板块受到市场追捧,以中国中期为代表的期货公司股票受到资金关注,被反复炒作。但股指期货正式登场后,有望兑现,相关板块的炒作也有所减少。但是股指期货的成熟还需要时间,在完善的过程中投资者还是会关注的。那些参与股指期货的上市公司,也会因股指期货交易量的增减而对其期货业绩产生影响,从而对其股价产生波动性影响,从而为投资者提供股价涨跌的波段性机会。
二是创造更多的波段机会。在股指期货时代来临之前,a股投资者只有做多才能赚钱,所以很多专家和券商会被迫看多。一方面,大家只能看多,推高股市才能赚钱。另一方面,看多可以迎合做多的投资者。这会让股市出现非理性繁荣,阴唇粉嫩积累风险,制造大量泡沫。股指期货的出现,结束了只有多头才能赚钱的时代。很多资本大鳄在期货市场上可以通过高杠杆赚大钱,无论涨跌,这就使得被中石油等几只权重股绑架的市场清纯校花沦为胯下玩物能单边上涨或下跌,更多的是一步涨一步跌,这就给我们创造了很多高抛低吸的波段机会。
第三是股指期货时代个股机会远多于大盘。我们投机的是个股,而不是大盘。在股指期货到来之前,a股个股与大盘的相关性非常高。大盘涨,所有股票都涨,因为赚钱的机会来了;相反,当市场下跌时,所有的股票都下跌,因为每个人都害怕亏损。但在股指期货时代,单边上涨和下跌的概率会降低,个股与大盘的相关性也会降低。关注行业和个股而忽略大盘,往往能让我们真正盈利。
第四是用交割日因子来参考操作。股指期货的交割日会比平时波动更剧烈,那些一直无法回天的投资者,总会在最后的时刻挣扎。同时,也不排除强大的主力会在交易日到来之前翻盘,让我们在股指期货到来之前提高警惕。
在a股股指期货正式开市之前,在新加坡上市的新华富时A50指数期货以a股权重股为标的,间接引发了2007年a股的数次大跌。因此,股价在交易日比平时波动更大将是正常的,投资者应注意这一特点,以便在交割日更加谨慎。
3.融资融券与创业板的机遇。
融资融券就是借股借钱。借钱炒股无可厚非。那么借股呢?先说做空期货。前面说过,做多期货和做空期货都可以赚钱。做空期货怎么赚钱?都卖了,怎么盈利?这里有一个概念,涉及到“借与卖”。
我并不拥有我要做空的资产,所以我要从市场上“借”出来卖出,然后等到投资标的真的下跌了,我再以更低的价格“买”回来,从而实现盈利。如果当时资产涨了,我就得高价买,一旦交割就亏了。
这样大家就很容易理解“融券”的概念了。中国股票市场的融资融券交易实际上为股指期货铺平了道路,但它不同于股指期货。股指期货对指数的涨跌进行预测和押注,而融资融券对真实股票进行操作。可以把自己的股份抵押出去,相当于抵押贷款,让更多的资金用于购买运营,扩大投资成果。
融资融券交易不适合普通投资者,就像期货容易让普通散户因为过度投机和过度杠杆而一夜之间血本无归。融资融券交易会增加投资者的“赌性”,从而偏离正常轨道,也容易造成市场的非理性波动。然而,作为股指期货正式正常运行的前提,融资融券的推出也是中国股票市场的标志性事件。
那么融资融券能给我们提供什么样的机会呢?
我觉得更多的是参考机会。当市场持续上涨,但融资融券交易明显高于融资交易时,我们要非常小心,因为融资融券交易的参与者虽然不一定是市场的绝对主力,但至少是大交易者。他们行为的改变总是领先于市场。既然都是反手做空,而不知情的散户还在追高,那么作为傻子,就应该在合适的时机放手,反之亦然。
创业板是中国股票市场史上值得专书的一页,但篇幅有限,我只能理解到这里。创业板是仅次于主板的二板市场,在上市门槛、监管制度、信息披露、交易者条件、投资风险等方面与主板市场有较大区别。美国纳斯达克是世界上成功的创业板市场的代表。
2009年10月23日,深圳证券交易所隆重举行了中国创业板开板仪式。随后,深交所审核了首批申请上市的创业板公司,28家创业板公司于10月30日成功上市。股指期货“十年磨一剑”,这把剑终于下了天山。中国创业板终于推出了,为投资者提供了哪些投资机会?
首先是风险投资部门的公司。就像股指期货刺激参股券商一样,在中国创业板成功登陆之前,相关的创投概念股受到市场追捧。那些风险投资公司的股票,就像他们手里的一大堆没有被识货的人发现的金子一样闪闪发光。
600783作为领先的风险投资公司,卢鑫高新的股价从2008年的3元左右一路上涨,幅度超过10倍。未来,还会有一些风险投资公司。他们以远见卓识和非凡的勇气,投资那些有潜力登陆创业板的公司,实现投资回报的几何级增长,在创投路上阴唇粉嫩有所斩获,必然推高自己的股价。
二是创业板公司的机会。美国纳斯达克已经跑出了微软、谷歌等世界级的超大型公司。中国的创业板未来能跑出这样的公司吗?我不敢断言中国会产生微软,但至少会出现类似微软的公司,这种公司不一定会出现在那些国企里。
腾讯和阿里巴巴,中国的优秀企业,十年前还只是刚刚创业的小公司,这样的商业奇迹未来还会发生。设立创业板的目的主要是支持中小企业特别是高成长性企业,建立风险投资和风险投资企业的正常退出机制,为国家战略自主创新提供融资平台,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做出贡献。只是为“未来的中国微软”提供了一个快速发展的外力,傻瓜投资者可以从中找到一些值得长期等待的好资产。
第三,创业板的波动会带来更多的交易机会。创业板上市的公司都是早期公司,IPO规模较小。这样一来,由于流通股数少,波动会比主板市场更剧烈。大势上涨时,创业板股票涨得多,大盘下跌时,创业板股票也跌得多,专业词汇中称之为“贝塔系数”(贝塔系数:衡量个股相对于整个股市的价格波动)。
波动越大,投资者赚取差价的机会越多,投资者可以捕捉到更多的波段机会。再者,由于创业板公司上市初期规模较小,公司对快速发展的渴望总会让上市公司比那些上市多年的老公司更容易实施高送转。
4.机构投资者将成为市场的领导者。
美国股市的机构投资者比例很高,从1950年的7.2%上升到2001年第三季度末的46.7%。大多数人选择通过购买保险基金、共同基金和养老基金来投资股市。中国的基金行业从2005年开始逐渐被普通大众接受,基金投资成为很多人最普遍的选择。
中国股市从最初的全民参与、全民亏损,到后来的全民抛弃、全民唾弃,经历了一个火与冰的时代。随着2007年大牛市的大火与暴力,a股再次进入全民炒股时代。2007年,崩盘式的下跌再次让无数股民大面积回流,全民被套的悲剧一次次上演。而且我敢断言,未来只要再出现一次像2007年那样的大牛市,全民炒股的故事就会上演,投资者总会在愈合伤疤之后忘记痛苦,而每次痛苦都会在指数回到原来的高点时消失。
未来股市赚钱会越来越难。机构投资者将逐渐成为市场的主要投资者。机构的话语权与普通散户相差甚远。机构在争取权利方面更直接有效。此时,在一个机构与大量散户并存的市场中,很难维护散户的利益。当市场变得由机构主导时,游戏的主体就发生了变化,这也是对监管的一种促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