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开启辅助访问
账号
密码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搜索
搜索
热搜:
流弊前台妹子走红
沉沦的校花
美女老虎机
无内丝袜美臀
诱人美腿
777老虎机
Portal
免费开户
BBS
城事
新闻
爆料
公益
汽车
美食
旅游
婚嫁
亲子
社区
论坛
博客
活动
美女
摄影
情感
理财
健身
房产
影音
消费
骰子游戏
色子游戏
拉面妹子
大话骰
分类
快乐赛车
博雅棋牌
比分推荐
皇冠比分
足球竞猜
竞彩推荐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777老虎机
»
免费开户
›
丝袜美腿潮
›
美白嫩肤
›
凤鸣九霄:历代凤形文物有何特征?|新知 ...
东莞狼友
划拳技巧
二八杠绝技
大话骰
骰子游戏
色子游戏
激速重机
金牛趋势
中国独有的温泉蛇为
医生不再遮掩:“下
又酷又炫的60张线描
花丝镶嵌:宫廷千年
小寒来了!养生防病
习练24式丰满的寡妇
建议女人:生活别太
返回列表
查看:
111
|
回复:
0
凤鸣九霄:历代凤形文物有何特征?|新知
[复制链接]
kk123
kk123
当前离线
积分
189077
6万
主题
7
回帖
18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89077
发消息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文博时空/文
文博时空 作者 康馨文
文物摄影|杜广磊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发千古之忧思。此凤凰台在凤凰山上,相传南朝刘宋永嘉年间有凤凰集于此山,乃筑台,山和台也由此得名。
在陕西咸阳也有一个凤凰台,而且有一段感人的传说。据《列仙传拾遗》记载,春秋时期秦穆公有个宝贝女儿叫“弄玉”,极爱吹笙,秦穆公还专门为她建了一座“露天音乐厅”——凤凰台,让她对着无垠的星空表演。这一天,长空如洗、明月皎皎,弄玉又吹奏起“凤凰鸣”的曲子来。乐声回荡夜空,如天上仙乐。忽然,她听到一阵袅袅的洞箫声,似乎从东方天际飘忽而下,分明和自己的曲子相和相鸣。过了一会,只见东南方天门大开,倾泻楼台,五光十色,一个美少年跨着彩凤,翩翩降落。
这位少年说:“我叫萧史,本是神仙,因为和你有缘,才应曲而来。”他们两人——应该说一人一仙,在凤凰台切磋音乐,十分情投意合。萧史不愧是神仙,箫音所达数百里。一曲奏完,引来彩云缭绕;二曲奏完,引来赤龙飞舞;三曲奏完,引来凤凰和鸣。满朝文武和凡夫俗子都赶来看这千年不遇的景象,被仙界的光芒和超炫的音乐笼罩、震撼。
秦穆公欣然把弄玉嫁给萧史,这对年轻夫妇就到华山静修。在萧史的培训下,弄玉公主离仙女的标准越来越近,她可以几个月不吃不喝,所奏音乐可以抵达天庭。终于有一天,上天派来两只仙物——一条赤龙和一只彩凤,弄玉骑着凤,萧史跨上龙,双双成仙而去。“乘龙快婿”的说法,就由此来。
中国人向来把龙凤作为祥瑞的象征,相比矫健的神龙,五彩的凤凰则更为美丽。凤凰,又作“凤皇”,亦称凤鸟、丹鸟、威凤等;有雌雄之别,雄为“凤”,雌为“凰”。据《山海经》记载,凤凰全身上下都是五彩斑斓的羽毛,头上的花纹是“德”字的形状,翅膀上的花纹是“义”字的形状,背部的花纹是“礼”字的形状,胸部的花纹是“仁”字的形状,腹部的花纹是“信”字的形状。古代文物中的凤凰形象也是别有寓意。
清 沈铨《百鸟朝凤图卷》局部图
01.上古时期
凤凰图腾最早来源于黄河以南的风姓部族,风姓部族起源于燧人氏和伏羲氏。在殷墟甲骨文中,“凤”和“风”为同一个字,其义为风,其形如鸟,“凰”即“皇”字。
“凤”字的字形演变
《山海经》载:“有鸟焉,其状如鸡,五彩而文,名凤凰。”相传有一个臷民国,帝舜生了无淫,后来无淫被流放至臷地,此地的人就被称为巫臷民。巫臷国的人都以朌为姓,以谷为食,他们如何美白嫩肤纺织,就有衣服穿;如何美白嫩肤耕作,就有粮食吃。这里生长着擅长唱歌跳舞的鸟,鸾鸟正自由自在地歌唱,凤鸟正自由自在地跳舞。
《韩诗外传》则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黄帝即位,修德,自觉天下太平,但却没看到过凤凰。他请教天老凤凰长什么样子。天老说,凤凰“五彩备举,鸣动八风,气应时雨。食有质,饮有仪。往即文始,来即嘉成。唯凤为能通天祉、应地灵,律五音、览九德。”
于是黄帝乃服黄衣、戴黄冕,致斋于宫,凤乃蔽日而至。黄帝降于东阶,西面,再拜,稽首曰:“皇天降祉,不敢不承命。”凤乃止帝东园,集帝梧桐,食帝竹实,没身不去。
舜帝曾于韶山演奏音乐,称之为韶乐,箫韶因此而得名。《书·益稷》记载:“箫韶九成,凤凰来仪。击石拊石,百兽率舞。”《箫韶》乐舞奏到最后一部分,凤凰也随乐声翩翩起舞。
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日鸟纹”象牙雕刻曾被认为是凤鸟的最早实物形象,但是所谓“日鸟纹”中“鸟”的形象十分模糊,只是大概可以辨认出一个鸟头,看不出原型。目前所见雕有完整的日鸟纹图像的遗物共有3件,分属河姆渡文化的不同时期。
河姆渡“日鸟纹”图像的三件文物
新石器时代 河姆渡文化双鸟朝阳纹象牙碟形器 浙江省博物馆藏
出土于河姆渡遗址第3文化层的象牙雕片是一件“蝶形器”的残件,上半部残缺,底端也稍残。正面中间部位以阴线形式雕刻出一幅寓意深奥的图案:中间为一组由五个大小不等的同心圆构成的太阳纹,外圆上端刻出炽烈的火焰状,以象征着太阳的光芒。两侧各有一振翅欲飞的双鸟。作圆眼、钩喙、伸脖昂首相望之态,器的边缘衬托以羽状纹,线条洗练简洁。鸟的眼和太阳纹中心均以圆锥浅钻而成,更富传神色彩。在图像两侧还对钻有6个小圆孔,以便于捆绑或悬挂之用。
但是随着考古工作的愈加深入,凤鸟的起源已经追溯到更早的“高庙文化”。距今约7800年的湖南沅水北岸的“高庙文化”遗址出土了大量带有戳印篦点纹凤鸟图像的陶器碎片。研究者认为,这些陶器为祭祀之用,可以确认是一种大范围群体性的宗教信仰。
沅水凤凰白陶罐
1991年,湖南省洪江市高庙文化遗址出土了一件高直领白陶罐,上面戳印凤凰图案,距今已有7400年的历史。经专家鉴定,沅水凤凰早于河姆渡凤凰约四百年,是迄今为止中国最古老的凤凰图案。白色陶罐的颈部和肩部,有两只飞翔的神鸟凤凰,一只正面,一只侧面回首。
红山文化(五六千年前) 玉龙凤佩
在距今五六千年前的红山文化,出土了著名的C形龙、玉猪龙,这件则是龙凤佩,同样保存完好,带着远古的抽象之美。
新石器时代 石家河玉凤 中国国家博物馆
距今约4800年至4400年新石器时代的湖北天门石家河文化出现的玉凤,则称得上是“团凤”造型的祖师,被中国国家博物馆称为“开凤纹之先河”。石家河玉凤造型秀美,线条流畅,非常注重细部的刻画,采用透雕、阳线和阴刻等技法,代表了石家河文化琢玉水平,有很高的历史艺术价值。
玉凤,肖家屋脊文化(石家河文化晚期的文化类型,出土了很多玉器)
02.商朝
商人把凤看作他们的始祖神。《史记》中记载,殷商始祖契的母亲简狄在吃了玄鸟(即凤)的蛋后,生下了契,也就是“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传说。商人也就自称为凤的后裔,所以商代文物中很有多精美的凤鸟形象与纹饰。
商 玉凤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商代最著名的玉凤出土于商代殷墟妇好墓,妇好是商王武丁的妻子,也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同时还是一位大收藏家,其墓中出土了很多精品。这件玉凤弧线极其优美,短翅长尾,尾翎分开两叉。有考古专家认为,妇好只是收藏了这件玉凤,但器型、材质可能是石家河玉器。
商 鸟纹石磬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这件鸟纹石磬也出土于妇好墓。石磬是一种石或玉制的打击乐器。《诗经·商颂》中“依我磬声”描述了殷人在祭祀乐舞时使用磬来伴奏,说明在当时是一种重要的祭祀乐器。这件凤鸟纹石磬两面均有阴线刻的凤鸟纹,凤鸟头部有弧形的冠,鸟喙向内勾起,臣字眼,桃形大耳,双翅并拢,尾端内卷,足直立,有尖爪,十分生动形象。
这是殷墟出土的各式骨笄,头上都是凤鸟造型。研究表明, 在二里头遗址中没有发现动物类造型的玉器,到了妇好的年代,动物型玉器已经非常流行。
商 青铜凤鸟柱头 三星堆出土
商 吹笙引凤画像砖
03.西周
岐山是炎帝生息和西周王室肇基之地,也是周文化的发祥地。《国语·周语上》就有周朝兴起之时,有凤凰一类的鸟在陕西宝鸡岐山上鸣叫的记载:“周之兴也,鸑鷟鸣於岐山,尝鸣于岐,翱翔至南而集焉,是以西岐日凤翔,南岐日凤州。”周朝气数兴盛时,鸑鷟在岐山鸣叫,为“凤鸣岐山”。
西周晚期的《诗经·大雅·卷阿》有曰:“凤凰于飞,翙翙(huì huì)其羽,亦傅于天。”凤凰二鸟齐飞于九天之上,拍打着羽翼,渐渐远去杳无踪迹。
《说文解字》中说:“凤,神鸟也。……出于东方君子之国。……见则天下大安宁。”段玉裁注“见则天下大安宁”:“黄帝、周成王之世是也。”说明至少在周朝时,凤已成为人们心目中祥瑞的象征。
商代玉戈 西周改制 龙凤纹圭(戈) 三门峡市虢国博物馆藏
龙凤纹圭1990年出土于河南三门峡市虢国墓地M2009。虢国墓地出土了众多玉器,种类齐全,玉质优良,工艺精湛,是我国先秦时期的艺术珍品。M2009是虢国国君虢仲(周文王弟弟)的墓葬,是虢国墓地墓葬最多、级别最高的一组。青白玉质地,有受沁形成的大片棕黄色。玉质细腻温润。柳叶形偏锋,正面用阴线雕出龙凤纹饰,正背面尚残留有红色丝织物痕迹。玉戈是仪仗器,在国家重要的典礼场合用以展示威严,而非实用武器。
西周 凤鸟纹铜盉
04.春秋战国时期
《论语·子罕》记载: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即孔子说,凤凰不飞来,黄河不出图,这些象徵出圣人的现象都没出现,看来我完了。”可见,凤凰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左传》还解释了为何少皞挚时期,国家各首长的名称都根据鸟来命名。郯子是春秋时期郯国君主,少昊(黄帝长子,即少皞氏)的后裔,他以孝顺而出名,即二十四孝“鹿乳奉亲”的主人公。一天,郯子来鲁国朝见,昭公和他一起饮宴。昭子询问他,少皞氏用鸟名作为官名,这是什么缘故?
郯子回答说,他是我的祖先,我知道。从前黄帝氏用云记事,所以设置各部门长官都用云字命名。炎帝氏用火记事,所以设置各部门长官都用火字命名。共工氏用水记事,所以设置各部门长官都用水字命名。太皞氏用龙记事,所以设置各部门长官都用龙来命名。我的高祖少皞挚即位的时候,凤鸟正好来到,所以就从鸟开始记事,设置各部门长官都用鸟来命名。凤鸟氏,就是掌管天文历法的官。玄鸟氏,就是掌管春分、秋分的官。伯赵氏,是掌管夏至、冬至的官。青鸟氏,是掌管立春、立夏的官。丹鸟氏,是掌管立秋、立冬的官……五雉是五种管理手工业的官,是改善器物用具、统一尺度容量、让百姓得到平均的。九扈是九种管理农业的官,是制止百姓不让他们放纵的。
春秋 凤纹玉饰
战国 透雕双身龙凤玉佩 湖北省博物馆藏
战国时期,凤鸟的文物就很多了。湖北省枣阳九连墩1号墓出土的透雕双身龙凤玉佩图案对称,共分为两个部分,上部为两喙相对的凤鸟,下部为一头双身螭龙。龙呈“S”形,曲身卷尾,颈部装饰有鳞纹。器表双面饰阴线纹、卷云纹、“S”形纹、鳞纹、柳丝纹。线条简单朴素,但却有一种轻盈别致的灵动之感,龙凤组合浑然一体,正所谓“龙凤呈祥”。
除了玉器外,青铜器上也常有龙凤图样。
战国 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座 河北博物院藏
河北博物馆藏的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座在造型上展现出动静交融、别致新奇的魅力。方案的底座是一个圆形底盘,由四只跪卧的梅花鹿——两雄两雌——共同承托。鹿背上,四条神龙昂首挺立,双翼双尾舒展,而龙尾则巧妙地环绕着四只展翅欲飞的凤鸟。这些龙凤之间的巧妙结合,使得整个方案既充满力量又不失优雅。
战国 彩漆龙凤纹竹筒 湖北省博物馆藏
战国时期,龙凤纹也成为了漆器的主要装饰纹样之一。出土于湖北荆门包山2号墓的彩漆龙凤纹竹筒木质盖、竹质筒身。器物外表涂有黑漆,再以红、黄、金三色彩绘进行装饰。盖面上绘有打散结构变形的龙凤纹,展现出流动的美感。盖面周边绘制折线式二方连续勾状曲线纹。筒身绘制四方连续凤鸟纹,每一个单元图案都是对称的,展示了对凤相嬉的场景。
战国时期楚文化的盛行,楚式漆器上的龙凤纹也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漆器中的代表有虎座鸟架鼓、凤鸟羽人等。
战国晚期 彩绘漆木虎座鸟架鼓 枣阳九连墩2号楚墓出土 湖北博物馆藏
目前为止组合最全、保存最为完整的虎座鸟架鼓(高1.36米,宽1.34米)
彩绘漆木虎座鸟架鼓(刘比建复刻版) 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收藏于湖北博物馆的虎座鸟架鼓,两只昂首卷尾、四肢屈伏、背向而踞的卧虎为底座,虎背上各立一只长腿昂首引吭高歌的鸣凤,背向而立的鸣凤中间,一面大鼓用红绳带悬于凤冠之上。通体髹黑漆为地,以红、黄、金、蓝等色绘出虎斑纹和凤的羽毛。
战国时期,楚人崇凤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楚辞》中有“凤皇翼其承旗兮,髙翱翔之狹”等语句,屈原也曾以凤凰自比,还有楚庄王“一鸣惊人”的故事,也是以凤凰自喻。楚墓中出土的大量文物都显示了楚人对凤凰的图腾崇拜。他们认为楚人是火神祝融的后代,祝融是太阳的代表,而凤凰则是“日之精”、“火之灵”。在湖北江陵马山一号楚墓中,已见刺绣纹样的18幅图案有凤纹的达17幅,而且凤的形态各异,最为著名的是“三头凤”。
战国 凤鸟花卉纹绣浅黄绢面绵袍 湖北省荆州市博物馆藏
三头凤刺绣图案(凤鸟花卉纹绣浅黄绢面绵袍局部)
“三头凤”图案凤首如枭,凤腹近圆,正面而曲腿,双翼齐举,两翼端部内勾如凤首。这一形象怪诞奇特,具有巫术神话意味和神秘的美感,令人赞叹不已。
战国 《人物龙凤图》 湖南省博物院藏
《人物龙凤图》线描图 拍摄于湖北省博物馆
《人物龙凤图》是战国时期的一幅绢本淡设色画。该画出土于湖南长沙陈家大山楚墓,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院。《人物龙凤图》采用对角构图的方法,画面右下方绘制人物,左上方描绘龙和凤。画中的龙体态蜿蜒,向上腾飞;右侧的凤,冠戴优美,羽尾高摇,气度非凡。画中女子面容清秀,垂髻曼,着宽袖长裙,侧立并双手合十,是《楚辞·大招》“小腰秀颈、若鲜卑只”记载的典型楚地细腰美女。整个画面构图平稳,主次分明,画意神秘幽远。
南方(尤其是楚地)崇凤,谓之凤翥;北方尊龙,谓之龙腾,这就是所谓的“凤翥龙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南北两大图腾在华夏大地并驾齐驱,昭示着一种祥瑞之气。
05.秦朝
至秦代,龙成为帝王的象征,凤也相应地成为皇后和嫔妃们的象征。凤的形象逐渐变得华丽、神圣。
秦 彩绘凤鱼纹漆盂 湖北省博物馆藏
秦代的彩绘凤鱼纹漆盂1975年出土于云梦睡虎地11号墓,内底绘两条鱼与一只单足伫立的凤鸟,纹样宛转,画面运用三足鼎立的构成方法,通过对不同动物纹样的经营位置。其体量与两条游鱼差不多,但凤鸟头部位于盂中心,头冠横穿内底。
古代帝王喜欢将自己的日常用品与凤联系在一起。帝居之京城曰凤城、帝王仪仗称凤盖、乘坐的车叫凤车、帝王所戴的礼帽为凤冕、宫内楼阁叫凤阁、禁苑池沼称凤凰池、皇帝宫殿上 绘有凤凰图饰的屏风叫凤扆、皇帝的诏书名凤书、皇后或皇太子的宫室名凤掖。秦代开始,凤冠霞帔成为贵族女子和受朝廷诰封的命妇的尊贵首饰。
清 镶珠宝石青绒凤冠 故宫博物院藏
06.汉朝
汉代时凤凰被归类为“四灵”之一,与麟、龟、龙并列。《礼记·礼运》记载:“麟、凤、龟、龙,谓之四灵。”
《汉书》中有多处关于凤凰的记载。如《汉书·郊祀志》:汉武帝时,“凤凰、神爵、甘露降集京师”,“凤凰集上林”,“凤凰下郡国凡五十余所”。《汉书·王莽传上》记载:“甘露从天下,醴泉自地出,凤凰来仪,神爵降集。”对于凤凰的样貌,有说鸟身“高五、六尺”。而据《京房易传》则称凤凰体型高大,“凤皇高丈二”。
《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第一》记载:“建武十七年,有五凤皇见于颖川之陕县”。注引《东如何保养眼部皮肤汉记》曰:“凤高八尺”。《闻见录》:“梧桐百鸟不敢栖,止避凤凰也”。据称,梧桐为树中之王,相传是灵树,能知时知令,作为百鸟之王的凤凰身怀宇宙,非梧桐不栖,其他鸟类因而不敢站在上面栖身。
西汉时还有一首著名的曲子《凤求凰》,即司马相如追求卓文君时弹奏的曲子。从此,凤凰也成为了美好爱情的象征。民间将求得佳偶、夫妻和美称“乘鸾跨凤” 。
东汉 五凤铜熏炉 河南博物院藏
东汉的五凤铜熏炉以凤凰为形,构思独特,形态优美。凤凰展翅欲飞,昂首挺胸,华冠锦羽,展现出一种高贵而优雅的气质。其口衔圆珠,振翅挺胸,蓄势待飞。凤凰的胸前、双翅和尾部各饰有一只雏凤,与主体凤凰共同构成五凤图案,寓意吉祥如意和天下太平。这种象征意义的运用,使得五凤熏炉不仅仅是一件艺术品,更是一件富有文化内涵的珍贵文物。
汉 凤鸟纹青铜提梁卣
汉 凤阙画像砖
汉 凤纹牌形玉佩
07.唐朝
在经济和文化都空前发达的唐代,更是出现了“凤凰热”。凤凰将丹凤、朱雀、青鸾、白凤等凤鸟家族的华彩集于一身,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百鸟之王。唐代流传“龙生九子,凤育九雏”的故事,如《晋书·帝纪第八·穆帝哀帝废帝海西公纪》记载:“(升平四年)二月,凤凰将九雏见于丰城。”后以“凤引九雏”为天下太平、社会繁荣的吉兆。
唐代的凤凰图案更加注重现实的功能性,特别是金银器工艺,色调鲜明,构图完美,富有生活情趣。
唐 抚琴引凤纹铜镜
唐 双凤纹方镜 辽宁省博物馆藏
唐 立凤银饰片 青海省博物馆藏
唐 葵花凤鸟纹镜
唐 葵式双鸾仙鹤衔绶纹铜镜 河南博物院藏
这件双鸾仙鹤衔绶纹铜镜属葵花形镜,圆钮,两只凤鸟对舞轻飞,姿态娴雅,镜钮上方的仙鹤衔绶纹飘逸前行,祥瑞美好。唐初铜镜纹饰以灵异瑞兽为主,如四神和十二生肖类,后来瑞兽和鸾鸟并重,至中唐时期花鸟纹基本取代了瑞兽纹,更具人间烟火气。鸾鸟口衔绶带,“绶”与“寿”为谐音,寓意长寿吉祥。
唐 镶绿松石金凤钗 青海省博物馆藏
出土于青海都兰热水血渭一号墓的镶绿松石金凤钗以立凤为主体,凤鸟回首翘尾,造型生动。细金粟环绕边框,钗脚圆管中空。凤鸟站立一支钗脚,另一支从胸前伸出。凤鸟前腿根部有一金环。全身镶嵌深绿和天蓝色绿松石,形状各异,简约而精致。
唐 鎏金凤鸟纹六曲银盘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出土于西安市南郊何家村窖藏的鎏金凤鸟纹六曲银盘高1.8厘米,口径16.4厘米,重221克,六瓣葵花形,浅腹,平底。窄平折沿,外沿圆润光滑。盘心捶打出一只浅浮雕式的凤鸟纹,细部用錾刻,纹饰鎏金。
随着唐诗的兴盛,凤凰也逐渐作为一个重要的意象出现在诗句之中。如杜甫的“亭亭凤凰台,北对西康州”、李白的“得水成蛟龙,争池夺凤凰”、“凤凰去已久,正当今日回”等。
大唐帝国的大明宫的正南门称为“丹凤门”,是唐朝的国家象征,位于唐京师长安北侧,始建于唐高宗龙朔二年,城门上建有巍峨高大的丹凤楼。北与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遥相呼应,构成大明宫的中轴线,是唐朝皇帝出入宫城的主要通道,也是唐代皇帝二百多年间举行登基、改元、宣布大赦及举行宴会等外朝大典的重要政治场所。丹凤门为五门道,是中国古代都城城门建制的最高规格,也被称为“五门”“凤门”等。丹凤门规模之大、门道之宽、马道之长均为隋唐城门考古之最,建筑体量比天安门还要大,被文物考古界誉为“盛唐第一门”“天下第一门”。
丹凤门复原模型
丹凤门不仅是天子、朝臣出入大明宫的大门,也是唐代举行各种活动、仪式的重要场所,性质如同大内太极宫的正门承天门,具有宫城礼仪上的重要性。 唐太宗贞如何保养眼部皮肤二十三年(649年)三月的一天,李世民不顾病体,来到丹凤门(当时称显道门),面对长安百姓,宣布敕令,大赦天下,这是皇帝第一次在丹凤门举行重大活动。
08.宋朝
宋元时期,凤凰的艺术形象发生了显著变化,其造型更加清新秀丽,透露出一种别样的风韵。这一转变也与宋人的审美如何保养眼部皮肤紧密相连。
宋 鎏金银凤簪头 江西博物馆藏
这件宋代的鎏金银凤簪头1974年出土于江西星子县(今庐山市)陆家山窖藏。簪是插定发髻或连冠于发的饰品,簪的形制之不同,取决于簪首(簪头)。宋代民间金银制作更为发达,各类金银首饰层出不穷。宋人或是取动植物造型为簪首,或是设计为几何形、再填以纹样。图中凤鸟富有动态,可见宋代金银制作技术之发达。
南朝宋人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记载:东晋将军桓温以“凤毛”一语称赞丞相王导的第五子王敬伦:“敬伦风姿似父。桓公望之曰:‘大奴固有凤毛。’”《北史·文苑传序》:“学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麟,指麒麟,是传说中的神兽。“麟角”,和凤毛一样,也形容少而珍贵。于是人们开始用“凤毛麟角”来比喻那些才德高尚、出类拔萃的杰出人士。古代士人竞相以凤凰为榜样,努力修炼自身的德行与情操。
宋 骑凤仙女
南宋 对凤玉帔坠
宋 穿花四凤纹镜
09.元朝
元代凤凰图案的刻画更为纤细,既符合凤凰的身体结构,又注重艺术性的表达,表现手法熟练流畅,墨色相宜,工艺巧妙精湛,富丽堂皇,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元 白釉褐彩龙纹玉壶春瓷瓶 河南博物院藏
元 青花双凤穿缠枝莲纹玉壶春瓶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这件青花双凤穿缠枝莲纹玉壶春瓶是标准的玉壶春瓶器型,内外施白釉,外侧白釉上饰以青花釉彩,腹部前后各绘制一只腾飞的凤凰,其余空白处绘莲花、祥云等,寓意吉祥。以青花绘成的凤凰纹淡雅高贵,是元代景德镇烧制的青花瓷珍品。
元 雷州窑釉下褐彩凤鸟纹荷叶盖罐
元 双凤花卉饰
10.明朝
宋之后,凤的造型变得十分规范化:“头如锦鸡,冠似如意,喙似鹦鹉,身若鸳鸯,翅如大鹏,足似仙鹤,羽若孔雀。”这与我们今天所理解的凤凰形象已经相差无几了。
明代凤凰图案制作工艺高超,形态逼真,有真实的自然之美。
明 亭阁凤舟人物簪饰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的亭阁凤舟人物簪饰呈片状,由底部的凤舟、两端的人物和中部的亭阁组成,凤鸟有冠,尾部舒展,神态祥和。玉件雕刻精美,一般认为是插在狄髻正中的“分心”发簪上的嵌饰。
明朝时代有凤吃龙脑的记载,如《五杂俎·卷九·物部一》记载:“唐开元中,有凤逐二龙至华阴,龙坠地,化清泉二道,其一为凤爪伤流血,泉色遂赤,今其地有龙骨山云。故老谓凤喜食龙脑,故龙畏之。今世所传鸟王啖龙图,盖本此也。夫凤非竹实不食,而亦嗜龙脑耶。”
秦良玉是明朝末年著名的女英雄,她率领兄弟秦邦屏、秦民屏先后参加抗击清军、奢崇明之乱、张献忠之乱等战役,战功显赫,皇帝为褒奖她的勇敢特赐一件龙凤袍。
明代御赐秦良玉平金锈龙凤袍
明 凤纹金帔坠
明 孝端皇后凤冠
明《吹箫引凤》 故宫博物院藏
11.清朝
清代的凤凰造型也基本延续了明代的程式。
清 斗彩飞龙翔凤纹天球瓶 苏州博物馆藏
清康熙 黄地斗彩龙凤纹盘 南京博物院藏
清雍正 孔雀绿釉凸刻夔凤纹尊 首都博物馆藏
清嘉庆 粉彩凤穿花纹双联瓶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此瓶属于嘉庆朝粉彩瓷,一眼如何保养眼部皮肤之是两个一大一小的瓷瓶,实际是合为一体的双联瓶,相互交错连接。左侧大瓶为紫红地,器表绘凤穿花、莲瓣纹等;右侧小瓶为绿地,器表绘番莲纹等。外底均施松石绿釉,上红彩书“嘉庆年制”四字二行篆书款。此瓶瓶身纹饰画技细腻,色彩鲜妍,有乾隆时期粉彩器遗风,是嘉庆朝粉彩瓷精品。
清 景德镇窑青花双凤缠枝牡丹纹罐
清 金星玻璃雕云凤纹双连水丞花插
清 青玉双凤磬
北京颐和园东门外牌楼上有36只金凤,表现出慈禧的特殊地位。按一般常例,皇后与皇帝的象征龙凤,其位置应该是龙踞凤之上,如清东陵东太后慈安墓前丹墀浮雕。而清东陵慈禧的丹墀浮雕却是凤翔于龙之上,象征她凌驾于皇帝之上的权力。清漪园湖中圆岛称凤凰墩,上有凤凰楼,以与南湖岛的龙王庙相配,也是取龙凤呈祥之意。
在皇家之外,民间装饰中也常有凤凰的身影。“龙凤呈祥”“丹凤呈祥”“凤栖梧桐”都是常见的图样。此外,凤凰的形象被广泛运用于婚庆场合。新婚之时,人们常常奏响“百鸟朝凤”的乐曲,新婚的花被面上也常印有“百鸟朝凤”的吉祥花纹。
清 雪青缎地广绣百鸟朝凤纹紧身料 故宫博物院藏
参考文献:
1.曹林娣.凤文化与装饰纹样[J].艺苑,2008(05):35-39.
2.李含生,李春玲.中国龙凤文化比较研究[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1):64-69.
3.李湘涛.凤凰于飞——凤凰形象的起源与发展[J].科技智囊,2018(12):81-85.
4.邹福清.凤凰与早期中国理想士人人格的赋形[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9(02):29-38.DOI:10.13793/j.cnki.42-1020/c.2022.02.009.
5.袁朝,冯伟莉.“三头凤”绣纹图案的文化解读[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03):48-50.DOI:10.19898/j.cnki.42-1704/c.1999.03.014.
图片 | 康馨文
排版 | 小谢
设计 | 尹莉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后入式翘臀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