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忘记密码

777老虎机

查看: 251|回复: 0

掖在心头的记忆|一支唢呐吹一生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6

回帖

1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83414
发表于 2023-8-21 16:06: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宿迁网讯(记者 汪学飞 见习记者 臧子青 通讯员 李闻)唢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吹奏乐器。唢呐声音雄壮、穿透力强、感染力大。过去,在宿迁农村,凡是有红白喜事的地方,就少不了唢呐的吹奏声。唢呐仿佛诉说着人生的大悲大喜。

在宿城区耿车镇乡情馆里,有一支老旧的唢呐和一支笙。这支唢呐长约40厘米,木质的杆子上有八个音孔(前面七个,后面一个),上面接一个铜质“吹嘴”,下面接一个铜质的“唢呐碗”。由于年代久远“,唢呐碗”锈迹斑斑。

掖在心头的记忆|一支唢呐吹一生-1.jpg

鲍昌盛展现技艺

唢呐和笙都是耿车镇刘圩村鲍昌盛捐赠的。74岁的鲍昌盛吹了一辈子唢呐,他组建的唢呐演奏队远近闻名。附近方圆几十里的人家,遇到红白喜事都喜欢请他的队伍来演出捧场。

7月27日,记者在耿车镇刘圩村见到了鲍昌盛老人,聆听了他的唢呐人生。

1961年,14岁的鲍昌胜拜附近乡镇的唢呐艺人刘长江为师,学习唢呐吹奏技术。

鲍昌盛回忆说:“那天,我正和小伙伴在河边钓鱼,突然来了几位长辈,带我去师傅家‘面试’。没想到师傅一眼看中了我。”

从此,鲍昌盛住到了师傅家,开始了学艺的历程。

当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缺吃少穿,大家生活都很艰苦。床上连席子被子都没有。晚上睡觉时,鲍昌盛就盖着师傅的破棉袍。

在师傅家,鲍昌盛做事很勤快:打扫庭院、挑水、推磨样样抢着干。

练习唢呐很辛苦,冬练三九,夏练三伏。鲍昌盛说:“干一行爱一行,择一事终一生,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不会放下手里的唢呐。”

吹唢呐声音大,为了不影响别人,鲍昌盛时常利用早晚时间到村头河边练习。腊月天,天寒地冻,一会儿,他的手脚就冻麻了。有时,手指冻得捂不住音孔,他就甩甩手、原地跳一会儿,等身体暖和点再练。夏天,晚上河边蚊虫多,每次练完后,他的腿和手臂都被蚊虫叮咬得一片红肿……

就这样,苦学四年,鲍昌盛终于学会了笙、管、笛、箫、大唢呐、小唢呐等多种乐器的演奏技巧。他演奏的《百鸟朝凤》惟妙惟肖,如何保养眼部皮肤众闭着眼睛听,仿佛能听到各种动物叫声。他还练成两个独门绝技:同时吹两支唢呐,用鼻子吹唢呐。

出师后,鲍昌盛组织了一支唢呐演出队,收徒传艺,带着队伍在方圆几十里地方演出。当时,哪里有红白喜事,哪里就有鲍昌盛和唢呐演出队的身影,他和他的演出队成了农村一景。

他的孩子从小就和他学习唢呐,稍大一点,也成了他演出队的成员,和他一起四处演出。

1989年,宿迁举办民间乐器比赛,鲍昌盛的唢呐演出队荣获一等奖,鲍昌胜本人被评为“优秀演员”称号。2016年6月,宿豫区举办民间艺术大赛,鲍昌盛的唢呐演出队又荣获一等奖。

70岁的时候,鲍昌宣布“金盆洗手”,把唢呐演出队交给了儿子打理。直到现在,这支队伍还活跃在宿迁大地。

2019年,耿车镇建起乡情馆,镇里动员大家把有代表性的老物件送进乡情馆,留住乡愁。于是,鲍昌盛把跟了自己几十年的唢呐和笙捐给了乡情馆,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它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