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改的《围棋零基础轻松入门》下周即将羞答答的盛开。
我自己也是超级超级期待新版。
这一次的修改,前前后后大概用了近一年的时间。小栗咂真是把各种方法都用上了。趴在地上,贴在墙上,抢了设计师的宝座,用秃了笔芯……
费了这么九头牛两只虎的力量,我差点以为,这本书修改不出来了呢。
还好,还好,有胡老师一直在鼓励
这个过程就像下棋时,我总是不知道怎么思考,走不好棋,就一次次徘徊在想放弃的边缘来来回回。胡老师及时出现,给我一条思考的方向。
一版又一版,一版又一版,终于(下完这盘棋)改完这本书。
修改的版本差不多就是这样的高度吧。
呦呵,土拨鼠的身高?
阅读指南针
改了这么多次,那一定有我超级喜欢的部分。
首先就是“本书阅读指南针”
很多超棒的科普书,都会设计“如何阅读这本书”说明书。就比如我常常和小伙伴们一起阅读《哎呀!就这么灭绝了》,第一页就有特别棒的“阅读指南”。
现在,在设计师的协助下,《围棋零基础轻松入门》也有了“本书阅读指南针”。
7路小棋盘,9路小棋盘,对比图,画线法,画眼的方法……每一个“小亮片”都被设计师用箭头牵了出来,让阅读者更清晰如何阅读这本书。
第一次做“本书使用说明书”,小栗咂才发现,连看似最简单的箭头如果没有“两把刷子”都搞不好,不是好楞,就是很傻。
好在有设计师出手,画出来带着萌萌哒的小箭头
7路小棋盘的秘密!
新版里,第一课由原来的“三个规则”改为了这一版的“围棋是围地的游戏”。
从超级熟悉的19路正规棋盘。
缩小到常见的13路小棋盘。
再缩小19路棋盘的小四分之一是9路棋盘。
再缩小13路棋盘的四分之一是7路棋盘。
这一部分的内容,源于胡老师的好朋友,一个五岁左右刚刚学棋的小男孩的瞬间灵感。
胡老师立刻就决定要把这个灵感呈现出来。
后来做调研时,好多小盆友、老师都说:这章内容好棒哎!
果真,新脑子就是好用。

把地盘画出来
胡老师的前言中有一句话,我超级赞同。
初学者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即使不画范围,也能在脑海中想象出棋子下在棋盘上能围到多少地盘。
《围棋:零基础轻松入门》
小栗咂经过这一年修改的经历,从最开始我也不确定自己画的地盘到底对不对,胡老师查看验证时,果然不对。
胡老师在这个过程中,绝对是提供了满满的情绪价值,发现小栗咂的每一点点微不足道的进步。这也激励我更加强化练习。
现在,我每次画地盘时,脑海里
已经能想象出地盘的大概模样,即便到了大棋盘上也能画个八九不离十。
前一个图是原版的,后一个是新版的。
刚开始,空盘时候还比较好画一些。
到后来,棋盘上的变化复杂了,画起来也就歪歪扭扭,但其实更有成就感。

哎呀,咋就画得这么可可爱爱?
可爱的小漫画
这次的书里,还增加了好多小漫画。
原版书出来之后,很多老师都说:哎呀,这个漫画不够看呀。
上师训课时,有些老师还开启了二次创作。

既然这样,胡老师再次找来“隐身未来使者”为书里的一些内容增加小漫画。
“隐身未来使者”其实也不太会围棋,但是他能根据胡老师提供的大致构思和含义,做出不同的漫画效果。

“隐身未来使者”的漫画作品出来后,我都好想拿来做周边。
而且,听“隐身未来使者”说,每一幅图都有一个梗。
只是,姐不理解。
有能看懂的不?给我解释一下?
就在写这篇文章前,小栗咂刚刚上完一节阅读课,其中一起共读一个绘本——《做玩偶的戈蒂》。
这本书里有这样一段话。
戈蒂在为自己手工做的玩偶寻找材料时,她说:我不喜欢用锯下来的干干净净、方方正正的木块。现成的木料看起来不像真正的木头,所以雕刻起来就不那么有趣,成品也就没那么好。看起来没有生命……
对我来说,它们不仅仅是玩偶。
我必须热爱制作它们。
而且,对小女孩来说,它们不仅仅是玩偶——
《做玩偶的戈蒂》
对我来说,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围棋入门书。
我热爱这个制作的过程。
而且,对所有阅读这本书的读者来说,它不仅仅是一本书——
|